道家以精、气、神为“三宝”,并强调“性命双修”之说,精、气属“命”,神属“性”,三者一齐修炼,谓之“性命双修”。太极拳与道家有很深的渊源,它主张“动中求静”,动静结合,优于其他拳种和运动,因此历来认为练太极拳,精、气、神均能得到锻炼,非惟有益于强身健体,对武功也有莫大帮助,于是亦称太极拳为“性命双修”之学。
但是道家的精、气、神理论,很是深奥、玄妙,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反虚入浑”之说,令人难以参透,不易得其究竟。其实,用今天的话简言之,炼“精”“气”,就是炼丹田之功,炼行于人体经络中的“气”之功,而炼“神”,就是炼人的心意,即精神思维活动。炼神意如何能控制气。精、气应是神的物质基础,神则是精、气的升华与外现。分别而论,“炼精化气”,就是保精、养精,储蓄精髓,使其化为充实之内气。气方面,主要炼任脉的上下提放。这时还不能说是已发动蹻脉、维脉了。至“炼气化神”阶段,气方面,则所炼的是督脉、任脉的循环往复和丹田的晃动与旋转,这时已离打通蹻脉、维脉与各条气脉不远了。并且坚持炼下去,还可出现非凡的灵智,各方面反映均异常灵敏,非唯推手与散手而已!至“炼神还虚”阶段,气方面,则各条气脉(包括奇经八脉、十二条正经)俱畅通无滞,都在走向循环,丹田内气也进而形成立体式的太极圈路线。此时内功已臻上乘,神清气顺,达神明之境,表面看来,平和雍穆,无甚奇异之处,实质上是含而不露,出神入化,无为而无不为了!
《杨谱·力气解》中讲得很清楚:“气走于膜、络、筋、脉,力出于血、肉、皮、骨。故有力者皆外壮于皮骨,形也;有气者是内壮于筋脉,象也。……行气于筋脉,用力于皮骨,大不相侔也。”而要使气血旺盛,气流畅达,必须关节柔和而曲,血管拔长而细,这就是练拳时一定要松开劲,而不令稍有努贲作用来减慢气流的速度。另外,对于全身内脏的不随意肌,更要运用心意使其放松得到轻柔的运动,所谓“腹内松净气腾然”,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做到了上述二点,已使气流旺盛而畅通。这时还要注意将气收敛入骨,《十三势行功要解》说:“以心行气,务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沉着行气,使气不散漫,专注一方,才能使气敛入脊骨。而具体做法则是李亦畬在《走架打手行工要言》中所说:“欲要神气收敛入骨,先要两股前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劲起于脚跟,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主宰于腰。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胯、两腿相随。劲由内换,收便是合,放即是开。静则俱静,静是合;合中寓开;动则俱动,动是开,开中寓合。…”到此地步,已是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全身透空了。这里涉及到呼吸与开合问题。太极拳的气功,必须要了解与掌握开合与呼吸问题。要做到开则由足根上行到手指,合则由手指下行至足根,这是太极拳气功的两条主要路线,一定要使它畅达圆活,使得吸为合,为卷为蓄,吸时有提起之神态,亦含有拿得起之意;呼为开,为放,为发,呼时有下沉之神态,亦含有放得人出之意。这时的太极拳气功,已经相当高明了。
以上所言练气之法,主要在于动中求静,以沉着能隐为主,而练心意、练精神,则与之相反,主要在于静中求动,以轻灵能显为主,也就是心与意合,神气鼓荡之意。这首先要劲别分清,劲路顺畅,运用时意动神随,心行气发,而后才能功夫增进,达到神气鼓荡。劲别分开,劲路顺畅,在外表看来,虽然仍旧是圆形运动,而内中之劲,己因心意的驱使、精神的作用,由圆形化为方形。能圆,才能粘贴于人;能方,才能将人发出。《杨谱·太极正功解》:“太极者,圆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圆也。太极者,方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方也。圆之出入,方之进退,随方就圆之往来也。方为开展,圆为紧凑。方圆规矩之至,其孰能出此以外哉!”太极拳之方,乃方圆相生之方,则其中自无棱角而言,乃由意发气随而生,如此长久习练,则意与劲合,使得精神的注意点,就是劲的方点。然后神意越练越畅旺,得心应手,精神修炼之功自然成功。但仍要留意身形之有无缺陷,尤其要注意肩与胯,此二处如有缺陷,则周身不能饱满圆和,势必影响方圆相生,神气鼓荡之功。若能做到劲别清楚,劲路畅达,方圆相生,周身顺遂,神活气敛,转换轻灵,则精神修炼之功自非寻常。
需要注意的是,气与精神的修炼尤应做到互养互葆,即以气葆神,以神养气,如此则既能益寿延年,又能使功夫不断增进。太极拳的有些前辈大家功力深厚,武艺精湛,却未能享高寿,除与某些特殊原因有关外,过于偏重技击,发劲太多,保养不够,也有一定关系,这是后学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