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识太极拳
汪永林 杨式太极拳第六代田传弟子 六安市太极拳协会顾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生命质量标准有了新的诉求,进而通过各种体育运动方式提升自己的健康指数。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锻炼项目。如:喜爱太极拳的群体越来越庞大,已成为城乡公园、广场一道靓丽的风景。就如何教、练好太极拳,让更多的人满足学习太极拳的需求来说,确实是件不小的事情,必须引起太极人的高度重视。时下,练太极拳的人很多,教太极拳的人也不少,想通过学练太极拳提高生活质量的人就更多了。只有正确学习太极拳、练好太极拳,才能教对太极拳,否则,将违背了太极拳的本意。为使前来学拳的人们实现其美好的愿望,避免几年下去,身心不适,无果而返的情况发生。下面就本人学练太极拳的粗浅认识或感受,谈点不成熟的意见或想法,仅供初学者参考,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师长、拳友赐教和斧正,不胜感激之致。
一、想学拳,先明理
中华武术渊源流长,武学资源非常丰富,全面了解和认识它的基础理论十分必要,深刻理解和掌握其功法要领是学练好太极拳的关键。用正确的太极理论指导教学,经过长期而艰苦的努力,持之以恒地修炼,待准确纯熟其技术规范,渐悟其内在意气功,达到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的程度时,整个拳势套路可一气呵成。在此基础上,再精读太极理论,尤其是以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等经典著作为重点,按照杨澄甫口述《太极拳术十要》的要求去深练,这样,伴随日月的流逝,太极功夫也就上身了!
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这是王宗岳在《太极拳释名》中的论述,给出了太极拳的定义。
恩师孙以昭先生在他的《太极拳赋》一文中著述道:“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动分静合,宇宙之甫”。所谓太极拳,也就是八卦五行之合称。当你知道了什么是太极拳,太极拳它孕含阴阳学说,也就是宇宙哲学之时,你就有了初步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理论。人是自然界的高级生灵,属自然界的主要成员,天地大宇宙,人体小宇宙,自然界的变化直接反映到人的体内。人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进而达到养生、健身、御辱的目的,是我们学习太极拳的宗旨之所在。
二、拜明师,学绵拳
当我们明白了学拳的目的,又初步掌握了一点基础理论知识之后,那么就要寻师、拜师,学艺。俗话说的好,入门引路须口授,严师、明师出高徒。拜得明师、学明白拳,少走弯路,不入歧图。所以不要稀里糊涂的拜,更不要不清不楚地学,这是学艺之人必须慎之又慎的大事。
太极拳是武术的优秀拳种,与京剧并称国粹,它所反映的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易,中庸之道。目前我国武术太极拳有多个风格独特的门派,主要有:陈式、杨式、吴式、孙式、武式、赵堡、东岳等,精彩纷呈。无论各式太极拳,且奉行的理论只有一个,孙师说的好,“祖师张三丰,开太极正宗,明代王宗岳,阐发易理,悉论精微,乃为拳论发蒙”。大家都在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导下,门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遵章守理就行。太极拳被人们接受和喜爱,非一日之功,它源自南北朝,兴起在唐宋,习练的人越来越多,作用也越来越大,受益之众,有目共睹。
恩师在《太极拳赋》一文中指出:“迨及晚清,陈氏传杨氏,杨氏传吴、武,由是旁枝生,绵拳享盛名。杨氏三代:禄禅,班侯、健侯,少侯、澄甫,复传外姓众生徒,传承自是有系谱。田、武、崔、李、董;武、李、郝、孙、褚”。系统了解杨式太极拳的传承脉络,有利于正本清源。
田兆麟大师在杨家学艺七年,深得两代三位大师健侯,少侯、澄甫公的亲传,技艺之精湛,品德之高尚,美誉四方,世人敬仰!杨式太极拳,人们都知道是太极拳之一种风格,他舒展大方,松沉圆匀,内含辩证,哲理丰宏,易学易练,功效明显,因而得到了众人的喜爱。习练杨氏风格的简化24式、40式、48式、88式太极拳的人遍布各地,誉满全球。而传统杨式太极拳中又分:大架、中架(花架)、老架(小花架)和小架(世面上少见)及功法等等,尤其可见之系统全面、科学规范,太极拳之博大精深,可想而知。
四十多年来,本人在习练外家拳术之后,于上世纪90年代步入内家拳的行列,熟悉了陈式、吴式(自然)、孙式、武式、东岳太极拳竞赛套路之际,义无反顾地深爱着杨式太极拳。荣幸的是得到了师爷田兆麟大师的传人周再德先生、尤其是恩师孙以昭先生的厚爱,亲授传统杨式太极真功,入室系统地学习了拳(剑)、推手及杨家秘传八段锦等功法和理论。恩师的教诲,使我真正认识到什么是太极拳,杨式太极拳的真谛是什么?懂得了怎样去学习它、研习它、传承它,心中有了底(谱)……。
三、遵守功法要领,修炼太极真功
初学太极拳是“人练拳”,也就是学架子、盘架子,即要求达到:手与足、肘与膝、肩与胯相合,鼻尖、指尖、脚尖相对齐,动作规范;深练太极拳是“拳练人”,即要求达到:身与心、内与外、上与下、神与意、意与气、气与力等相合,神形兼备;精练太极是“忘我之拳”,即达:松空虚无,随心所欲之境界。遵循这样的路径,周而复始,晨昏无间地去习练、研练、体悟它,你就会收到想要的效果。上述的方法步骤,也就是说学练太极拳要按照功法要领去练,慢到极致,快到极点,交替进行,快慢互换,亦或三年慢、三年快,再长时间地慢下去……达到漫步星云之状。不过,在行拳过程中的速度无论快慢,始终要放松!松是永恒的主题,必须遵守,在放松入柔的状态下练拳,内功自然增长,否则,成效极差。当然,健身效果还是会有一点的。
太极拳的功法要领有哪些呢?我的恩师孙以昭先生在《杨式太极真功》一书中论述的系统全面,理论价值极高,指导性极强的八个大方面:按我的理解为:一、严格按要求,松、圆、正、沉、轻;二、修养精气神,练拳有灵魂;三、腰胯(包括脊、背)为主宰,劲起在脚跟;四、内外相合一,周身一家亲;五、身怀八法一把伞,脚踩五步定乾坤;六、运劲抽丝丝不断,涛涛江水任其行;七、指掌捶手腿足同运化,弹性与力度一起有;八、发劲训练不可少,手法运用妙如神。当你明白了拳理拳法,又能正确地运用到练拳之中,加之勤奋刻苦,多体悟,善辩识,恳求教,常思易,太极殿堂的路程既直又短,得道的可能性就大了。
行拳中要时刻以八个方面的功法要领为指导,循规蹈矩,不可忘怀。要想九大关节,节节贯穿,必须按要领去练,去培养你的心性,磨练你的意志,改变你的思维方式,从而达到人拳合一的境界。凡事,说起来容易,做到很难,针对梢节易松,中节易紧(僵硬)且难以克服的情形,是所有太极人必经之路遇到的,也是正常的、难免的。就如何解决它是我们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找准症结之所在,对症下药。出现上述情形,主要是肩节和腰胯受阻,未能畅达,也就是没有松到位的原故。为此,必须要“虚领顶劲,气沉丹房,不偏不倚,中正安祥”。随着拳势的运行,特别要注意沉肩坠肘,含胸拔背,蹲身坐腿,松腰松胯,转腰旋胯等,“进退有转合,往复分阴阳,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亡”。内气要“忽隐忽现,至道内藏”。这样一趟杨式太极拳中架子盘完40分钟左右,真能达到“一羽不能加,蝇虫岂可上”的轻灵之感,津液溢满口腔,哼哈二气在不知不觉中从你的口中吐出,当你一动内气摧展双臂之际,汗毛直竖,气孔鼓包。长期下去,每天保持3小时左右的练功时间,你的身心健康、身手敏捷程度将不断提升。
当然,学练好太极拳或一门功夫,不仅上述三个主要方面的内容和要求,还有很多不能确定的因素不可忽视。如: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家庭、事业、身体、心理等等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需要注意的事项或避忌的一些东西也不可或缺。至此,用恩师的话说:“若能从此推求去,技击健身总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