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安徽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十二五
发展规划(2011-2015)》的通知
皖体群〔2011〕26号
各市体育局:
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做好我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各项工作,现将《安徽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印发给你们,请贯彻实施。
附件:安徽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九日
附件
安徽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推动群众体育活动开展、提高群众科学健身水平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是群众体育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全民健身体系需要着重抓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建设体育强省群众体育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目前,我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33266人,根据建设体育强省、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的要求,我省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现状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群众健身需要。“十二五”时期是全民健身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进程中,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是重要的突破口和工作抓手。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结合我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安徽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素质为工作重心,紧紧围绕实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切实履行政府职能,秉承社会体育指导员“奉献、服务、健康、快乐”的宗旨,传承无私奉献、服务社会的理念,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村镇的工作方针,以突破性思维、采取突破性措施,实现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跨越式发展,为建立和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实现体育强省的奋斗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发挥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做出更大贡献。
二、工作目标
“十二五”期间,安徽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要把扩大队伍规模和提高队伍质量作为主要工作目标,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要达到56000人,占我省总人口的万分之八以上,以适应全民健身服务工作的需要。
三、工作重点
一是逐步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结构,改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的状况,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二是构建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和服务网络体系,做到组织落实、结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到位,全面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组织化程度;
三是创新和改革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体制、机制,调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积极性;
四是逐步建立并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服务工作的政策、法规、制度建设,实现规范管理。
四、工作措施
(一)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切实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素质,须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培训机制,形成集约化、系统化的培训基地;建立授课教师人才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修订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大纲,组织高校专家编写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且通俗易懂的新教材;制定培训计划,为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师资、教材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到2015年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56000名,按总数比例分配:一级占13.3%(7448名)、二级占33.3%(18648名)、三级占53.3%(29848名),根据此项指标分解各市县具体的目标与任务。
1.根据我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现状,对各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进行分类指导,一是合肥、淮北、蚌埠、淮南、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黄山9个市按照本地总人口比例的万分之十要求制订培训计划;二是亳州、宿州、阜阳、滁州、六安、巢湖、宣城、安庆8个市按照本地总人口比例的万分之八要求制订培训计划;各级比例分别是:一级13.3%、二级33.3%、三级53.3%。(2011-2015年安徽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表附后)。
2.各市要掌握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结构的合理性,加强指导。注意吸收在岗和退休的体育教师、教练员和其他体育工作者加入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要把培训重点放在社区、街道、晨晚练点及农村的指导人员上,尽快为社区、街道、晨晚练点、农村体育健身场所等培养一批高素质、高质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让社会体育指导员真正发挥作用。
3.各市在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时应把握城乡社会体育指导员平衡发展,十二五时期应着重加强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工作,按照各级比例做好发展工作。
4.2015年底前,每个省级以上示范晨晚练点应配备2至3名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5.省体育局每年对各市体育局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和考核并加重考核的分值。
(二)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众性组织
逐步建立市、县地方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发挥其社团自治与自律管理的职能,将体育行政部门中可以由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管理的事项,逐步向协会转移。进一步明确各级协会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使用、管理三个方面的职能,由体育行政部门定期对其进行考核,并出台扶持奖励政策,逐步建立起社会化和制度化的运行机制,有效弥补当前政府公共体育服务的不足。要搞好结合,让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参与全省各级各类健身活动的组织,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发挥作用创造工作条件。
(三)建立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网络信息管理
逐步建立并完善国家、省、市、县(区)四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网络管理系统,实行分级负责制,形成纵横交错、层次分明的管理体系,建立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网络注册登记、审批制度。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前,须认真填写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申请表,确保各类信息完整准确;培训结束后1个月内,由县或市级体育行政部门将培训信息上传,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按照审批权限进行网上审批。
(四)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经费的投入力度
贯彻落实《安徽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规划(2011-2015年)》,必须强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建设,切实把搞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
1.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每年必须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做好本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组织活动以及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服装、器材、录音机等工作。
2.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组织,应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多渠道筹措资金,鼓励社会资助和捐赠;
3.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落实职能部门,有专人负责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要配备必要的设施,实行计算机管理。
(五)完善表彰激励机制,调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无私奉献、任劳任怨,为全民健身科学健身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对工作努力、成绩突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应进行表彰奖励。省、市、县每年进行一次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评选,并结合全省重大群体活动进行表彰,对评选出的先进典型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调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积极性,使之成为公共体育服务的楷模。
1.建立健全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表彰奖励制度,树立和宣传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形象;
2.扩大媒体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宣传,积极倡导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奉献服务精神,形成有利于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发展的舆论导向;
3.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科学研究,为不断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科技服务;
4.各市体育局每年至少举行一次社会体育指导员经验交流会;每年8月8日举办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经验交流及技能展示活动,以推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五、组织实施
本规划在省体育局领导下,由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省社体中心具体落实。各市、县体育行政部门根据本规划制定各地社会体育指导员2011-2015年工作规划,由各市县体育局负责实施。
附件
2011—2015年安徽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表
| 单 位 | 总人口数 (万) | 现有指导员人数 | 至2015年达标数 | |||||||
| 总数 | 国家级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总数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
| 合肥市 | 486.7 | 2841 | 23 | 142 | 1121 | 1555 | 4867 | 647 | 1620 | 2594 | 
| 淮北市 | 215.8 | 1145 | 1 | 46 | 521 | 577 | 1726 | 230 | 575 | 920 | 
| 亳州市 | 588.8 | 928 | 1 | 43 | 276 | 608 | 4710 | 626 | 1568 | 2510 | 
| 宿州市 | 626.1 | 1653 |  | 57 | 686 | 910 | 5008 | 666 | 1668 | 2669 | 
| 蚌埠市 | 358.3 | 2262 | 4 | 114 | 1448 | 696 | 2866 | 381 | 954 | 1528 | 
| 阜阳市 | 987.8 | 3040 | 5 | 157 | 1276 | 1602 | 7902 | 1051 | 2631 | 4212 | 
| 淮南市 | 240.9 | 2001 | 12 | 81 | 1440 | 468 | 2409 | 320 | 802 | 1283 | 
| 滁州市 | 447.4 | 2022 | 14 | 96 | 949 | 963 | 3579 | 476 | 1192 | 1908 | 
| 六安市 | 701.6 | 2079 | 5 | 94 | 561 | 1419 | 5613 | 746 | 1869 | 2992 | 
| 马鞍山市 | 128.1 | 1548 | 1 | 66 | 359 | 1122 | 1922 | 256 | 640 | 1024 | 
| 巢湖市 | 456.8 | 1343 | 2 | 64 | 685 | 592 | 3654 | 486 | 1217 | 1948 | 
| 芜湖市 | 230.8 | 1895 | 3 | 141 | 1102 | 649 | 2308 | 306 | 768 | 1230 | 
| 宣城市 | 276.8 | 1122 | 3 | 45 | 465 | 609 | 2214 | 294 | 737 | 1180 | 
| 铜陵市 | 73.9 | 1074 | 9 | 67 | 740 | 258 | 1478 | 197 | 492 | 788 | 
| 池州市 | 158.9 | 1244 | 2 | 45 | 607 | 590 | 1589 | 211 | 512 | 820 | 
| 安庆市 | 613.9 | 2087 | 11 | 109 | 664 | 1303 | 4911 | 653 | 1635 | 2618 | 
| 黄山市 | 148.3 | 2889 | 3 | 37 | 609 | 2240 | 2966 | 395 | 987 | 1580 | 
| 合 计 | 6740.9 | 31173 | 99 | 1404 | 13509 | 16161 | 59722 | 7941 | 19867 | 31805 | 
| 全省各级总数:33266名。全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3497名。(其中2093人:省直单位25名、省棋院135名、省体院938名、健身气功114名、芜湖师大406名、健身美操475名)。 | ||||||||||
备注:1、各市总人口数以省统计局截止2009年统计为准;2、各市指导员人数截止2010年以群体处最终统计为准;3、各别市培训比例加大。



 
            
                 
            
                 
            
                 
            
                 
            
                 
            
                 
            
                 
            
                 
            
                 
            
                 
            
                 
            
                 
            
                 
            
                 
            
                 
            
                 
            
                 
            
                 
            
                 
            
                 
            
                 
            
                 
            
                 
            
                 
            
                 
            
                 
            
                 
            
                 
            
                